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1)

              “说走就走,说做就做!”

  姚鑫怡
  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
  籍贯: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
  2019-2020年担任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心希望”支教队队长
  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赴江西上饶市鄱阳县高家岭镇育才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2019-2020学年获得“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2021年获得“上海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即将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教育领导力专业硕士学位

  走过一方山川,挥洒流金岁月

  大家可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生命体?在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有这么一群人,一份共同的期许将他们凝聚在一起。他们在传递爱心的道路上奔跑着,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一份心灵的陶冶。他们尽管渺小却也依旧奉献着属于自己的光与热,因为他们始终坚信:心与心的碰撞能够交织出温暖,爱与力的融合能够编织出美好,每一种色彩都会盛开,每一个生命都能影响生命。

  他们是一支来自中英国际学院的公益支教队――“心希望”支教队,荣获2018年“学院复兴英华责任领导力专项奖”。这是2018年颁奖典礼上的一段视频,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希望”支教队。

  这里有他们的一段支教故事、一份支教情怀,更有他们紧紧牵挂着的学生们。

  姚鑫怡同学,作为中英国际学院“心希望”支教队队长,对支教活动有着太多的情怀和心得。她回忆道,加入“心希望”支教队的初衷,已经是四年前的一个决定。是一位学姐转发了一篇招募推文,她一看到标题就决定要去了。自2012年成立以来,“心希望”支教队每年暑假都会前往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在这9年间,“心希望”先后走访了4个地区,累计帮助超过650名山区孩子和150个困难家庭,赞助了60余名特别贫困学生。

  她很喜欢和小朋友们相处,每每想到他们,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心头一暖又感慨万千。而之后的支教生活不仅让她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感动,更让她感到被照顾、被挂念、被治愈。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远赴江西的精彩日子里,有太多难以割舍的回忆。窗外,是苍翠绵延的群山;眼前,是朝夕相伴的孩子;心里,是万千交织的情绪。

  两次奔赴上饶,谈及四年坚守“心希望”活动的最大收获,姚鑫怡说:“和每一个人的接触都让她学到了东西,从每一次紧锣密鼓的备课,到大家为孩子们准备礼物的用心,再到队友们多才多艺的节目……他们的善良、包容以及对待支教的那份纯粹和热爱,都深深打动了她。”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2)

           离开前最后一晚和队友们准备的信和奖状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3)

            队友给自己班级每一个小朋友写的信

  姚鑫怡坚信“陪伴自有万钧之力”,他们不仅仅是学院的团队,更是整个社会的团队,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关爱与照顾。她能够站在这里,靠的也绝不仅仅是队员们的努力,更是学校里、社会中每一员对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才使得“心希望”团队走到今天。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也逐渐意识到,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都有权利期待未来,而每个梦想都值得被灌溉。因此,在今后的历程中,她希望“心希望”可以以生命影响生命为宗旨,不断发展,更多地被社会所了解,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影响到另外的生命体。

  孩子们真诚地说,他们去年来过的同学都很喜欢姚鑫怡,他希望新同学也可以喜欢她。孩子们稚嫩而坚定的话语浸润着她的内心,幸福与感动油然而生。姚鑫怡说,是这位小朋友教会了她,要珍惜与身边人相处的时间。短时间的陪伴,却做着让彼此终身难忘的事,对她而言,这承载着的是一份责任与自我价值的体现。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4)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5)

        2017年、2018年姚鑫怡(右一)和余雅琳的两次合影

  用教育点亮心灯,用生命影响生命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6)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7)

  从大二开始,姚鑫怡就决心致力于在教育领域发展,于是她选择在教育机构担任实习老师。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她早上在离浦东机场很近的唐镇校区实习,中午回到学院为支教活动备课,下午和晚上都在浦东的八佰伴校区工作。一本本卷边的课本,一摞摞厚厚的笔记,一根根用尽的红笔,这些都成为了她备课讲桌上的“标配”。

  这样忙碌、充实又幸福的生活持续了大半个月,她能将学业、实习和支教工作妥善安排,其关键点也许恰恰是因为她对生活的热爱。其次,她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不一定有明确的日程安排,但需要明确事情的优先级,这也是她能够平衡好学业与工作的“制胜法宝”。她在大二时就明确了自己毕业后要赴海外读研,也了解大三那一年专业课成绩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在难以割舍支教队的情况下,她也只好在大三下选择了离职,全身心地投入学业中,期间也获得了众多学院老师的悉心帮助。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8)

            2020年“心希望”支教队感恩节纪念册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人也不是“永动机”,因此她认为学会并敢于取舍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尊重身边朋友们的选择。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他们远赴山河,给偏远地区的孩子带去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以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打造优质课堂,以真情实意感育更多的少年学子。她依稀记得在“复兴英华”颁奖典礼的现场,“心希望”支教队用简短视频展示了当时支教的点滴,她用演讲带更多人走进大山,感受温暖的传递。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9)

             “复兴英华”奖学金颁奖典礼现场

  她还记得,第一年去支教时,那所小学还没有操场,在仅有的一间多媒体教室里,电脑还总是出故障。但当第二年再去时,他们与小朋友们一起在塑胶跑道上赛跑,每一间教室里都配上了电脑和投影仪。实地支教让她有机会亲身前往祖国发展落后的地区,亲眼见证那里的高速发展,这令她倍感荣幸。“心希望”的支教根植于深厚的助学文化中,她非常感激学院能给予这样的机会,用行动去诠释实践赋予青年的内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10)

            2018年“心希望”爱心暑期班开营仪式

  支教之路上语言关、生活关、工作关、思想关等等关隘重重,在这一路“过关斩将”中,一步步“打怪升级”中,也让她一路收获成长。从最初的青涩迷惘到如今的应对自如,作为一名毕业生,她以大三英制七十多分的成绩和在教育机构两年半的实习经历成功申请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教育专业。今年,她也将前往英国深造,奔赴下一场山海。

SBC人 | 远赴山河,点亮心灯,只为遇见那群少年(图11)

           2019年“心希望”爱心暑期班合影留念

  姚鑫怡说道,这世界上有很多善良和美好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他们的所学所得回报这个社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未来,她也会继续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借助互联网,把那里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也可以借此寻求更多资源来帮助他们。此外,借助网络,也能够更大程度上规避短期支教的弊端,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带来更长久的陪伴。

  远赴江西,点亮心灯,用生命影响生命,把青春留给山河。相信支教的故事会融入彼此的生命中温热地流淌着,这也是SBC与她最美好的约定。

标签:

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正式揭牌
SBC人 | 成功源于热爱,你的坚持都有意义